关于我们 | 产品展示 |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净水材料,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又被简称为聚铝,英文缩写为PAC,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加热至110℃以上时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后分解为氧化铝;与酸反应发生解聚作用, 使聚合度和碱度降低,后变为正铝盐,含铁量高、投加量小,可降低制成水成本,源水PH值在5.0-9.0范围均可凝聚,腐蚀性小,操作条件好,溶解性优于硫酸铝。,通过慢速搅拌,微絮体进一步相互接触成长成较大的颗粒,农村使用,可将药剂投入水缸内,搅拌均匀,静置,上清液即可使用,每50公斤加入本药剂l克左右。
加热至110℃以上时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后分解为氧化铝;与酸反应发生解聚作用, 使聚合度和碱度降低,后变为正铝盐,既在一定的水温与控制合适的搅拌强度与时间的条件下,用不同絮凝剂和投加量,调节不同色水的PH值实验,看絮凝效果,根据原水不同情况,使用前可先做小试求得较好药量,聚合氯化铝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有一定的腐蚀性,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不同,使用前应先做小试,求得较佳用药量;为便于计算,小试溶液配置按重量体积比(W/V),一般以2~5%配为好。如配3%溶液:称PAC3g,盛入洗净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刻度,摇匀即可;使用配制时按固体∶清水=1∶5(W/V)左右先混合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2~3%(W/V)的溶液即可。低于1%溶液易水解,会降低使用效果,浓度太高易造成浪费;加药按求得的较佳投加量投加;加的药要具有防腐性;使用时液体产品配成5-10%的水液,固体聚合氯化铝产品配成3-5%的水液(按商品重量计算);运行中注意观察调整,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池矾花大且上翻、余浊高,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达到较佳状态;低于1%溶液易水解,会降低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效果,浓度太高易造成浪费,而且不容易控制加药量。,用量可根据原水的不同浑浊度,测定投药量,一般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每千吨投加量为10-20kg,药剂投用后,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池矾花大且上翻,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聚氯化铝是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加工而成.因此也可叫喷雾干燥聚合氯化铝,在操作上,聚合氯化铝的净水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凝聚阶段、絮凝阶段和沉降阶段。凝聚阶段在药液注入混凝容器与原水快速混凝时会在很 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然后聚合氯化铝进入絮凝阶段,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当絮凝剂处于沉降阶段时,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加快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或板式沉降器,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将固体产品按1:3加水溶解为液体后,再加10-30倍清水稀释成所需浓度后使用。
采用滚筒干燥机烘干的聚合氯化铝,滚筒内部导热的介质,分为早期的热水蒸气导热和目前常用的导热油导热两种,滚筒干燥机在干燥聚合氯化铝时干燥时间短,一般约为7-30s,干燥的产品没有处于高温的危险,目前国内使用的大部分聚合氯化铝都是采用滚筒干燥,但壁面也有可能产生过热,而且刮板的原因,滚筒干燥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需要定期检查筒壁的厚度,总的来说,只要不是对铁腐蚀的液体,不管干燥的物料浆液粘度高或低均能对其进行干燥;热效率高;因干燥机内不会剩残留产品,少量PAC溶液也可以干燥;滚筒干燥机的操作参数调整范围广,并易于调整;滚筒干燥机内易于清理,改变用途容易;废气不带走物料,因此不需要用除尘设备等干燥机配件。,如将本药剂和该公司生产的高分子絮凝剂结合使用,则效果更佳,需投加一些药剂(絮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凝结,集聚,絮凝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在形态上又可以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投加的畜凝剂经过快速搅拌而迅速分散并与水中的胶体颗粒接触,胶粒开始聚集产生絮凝体,聚合氯化铝进入絮凝阶段,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聚合氯化铝须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热的地方(<80℃切勿损坏包装,产品可长期储存),生产人员要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穿长筒胶靴。